您当前位置:大会首页->媒体聚焦
河北代表委员议国是 |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作者:     来源: 河北日报    发布时间: 2022-3-7 10:34:1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保民生。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作为“六稳”“六保”之首的就业问题,受到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们的格外关注。

  他们认为,应该从增强企业稳岗能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支持重点群体就业等方面,加快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政策加力增强企业稳岗能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新的一年,政府如何做好就业工作?

  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们认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关键要稳定市场主体。要扎实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稳就业中的主力军作用,使企业“招兵引贤”的底气更足。

  “在新冠疫情风险未散、全球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出现的大背景下,部分企业尤其是一些外贸型企业经营压力也不断增长,企业在人员开支方面压力很大。”作为高科技型跨国公司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对此深有体会。

  “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我们企业特性,量身定制专业化、个性化专属服务,帮助我们提高跨境税收风险的防控能力,降低境外投资税收管理风险,在‘走出去’发展中赢得了更多主动权。”卢庆国代表说,“仅2021年,税务部门就为公司快速办理出口退税8324.13万元。有了政策支持,企业发展更有底气,员工的工资待遇也更有保障。”

  “作为一直扎根在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我专注养殖产业已有30余年。近年来政府给我们的各项政策扶持,是企业快速稳健发展的底气和保障。”全国人大代表、衡水京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志民对此也有同感。

  他介绍,公司近两年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减免438万元,有力减轻了企业负担。目前,企业可以稳定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带动周边农民就业400余人。

  数据显示,2021年,我省始终把保市场主体作为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全年支出就业补助资金33.9亿元,为6.5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7.6亿元,稳就业政策红利有效释放。

  代表委员们认为,未来企业和政府应进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达成一种稳定沟通机制,确保相关扶持政策让企业第一时间知晓。企业出现困难时,政府也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以此减少裁员、稳定岗位,实现最大程度稳就业、保民生。

  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十四五”时期,就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趋势。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劳动力供求两侧均出现较大变化,“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就业领域主要矛盾。

  想要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推趣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明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就业结构性矛盾不只存在于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中,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中,就业结构性矛盾也不可忽视。

  “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出现了一些热点事件,背后则充分暴露了互联网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也凸显了‘一高一低、一多一少’的怪象,即‘收入高但门槛低,总数量多但高质量少’。”孟宪明委员介绍。

  他认为,要想破解这一矛盾、促进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就业,必须加快完善互联网行业适配人才供给体系进程。

  他建议,应结合国家互联网领域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在一、二线城市等经济发展较充分的地区,应特别注重互联网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在中西部省份及下沉市场等地区,应建立运营、客服、营销、直播等密集型岗位常态化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和法律意识。

  此外,还应结合互联网行业的实操性和复合性,深度促进互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发展。

  作为一名深耕养老行业多年的基层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一直关注专业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

  杨震生代表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需要大量护理人才,但养老护理人才市场供应却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只有200多万名从事护理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群体的护理人员缺口高达上百万人。

  此外,他在广泛调研中还发现,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偏低也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养老服务行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增强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荣誉感,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吸引更多年轻从业者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显得十分迫切。”杨震生代表认为。

  他建议,要扩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尤其要进一步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要探索养老护理人才奖励政策,关心支持养老护理员成长,定期组织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不断为他们营造成长空间;要打开养老护理人员的成长晋升通道,使养老护理成为有体面有尊严的职业,让更多年轻人能走进来、留得住。

  系统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根据统计,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作为教育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对高校毕业生能否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十分关注。

  “‘十四五’期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主体。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就提交了《关于加大国家就业补助资金对高校就业工作支持的提案》,并得到了财政部的认同与采纳。”韩爱丽委员说。

  “财政部向我函复提案办理情况时介绍,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567.6亿元(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持各地落实包括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在内的多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韩爱丽委员介绍。

  据了解,今年我省教育部门将从开拓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工作。

  此外,我省人社部门也将利用与教育部门信息衔接、畅通失业登记、开展基层走访等方式,将未就业毕业生及时纳入服务体系,根据需要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免费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对其中的零就业家庭、身有残疾等困难毕业生,优先开展就业援助。

  做好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对于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邯郸市肥乡区卜寨村曙光学校校长刘卫昌一直关心困难人员,尤其是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他不仅安排残疾人在自己企业就业,还多次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残疾人就业。但在现实中,残疾人的就业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聘用残疾人。”刘卫昌委员说。

  “前些年经营情况好时,我自己的企业里曾同时有20多名残疾人就业,这几年受疫情影响,企业里的残疾人就业比例有所下降。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刘卫昌委员表示。

  他建议,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应当为社会作出表率,率先垂范招录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合理确定残疾人取得职业资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入职的体检条件,对于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的残疾人,应依法保障其平等就业权益。

  此外,要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提高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同时,各级残联部门还要加强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掘残疾人的特长,让他们掌握更多实用技术,做好培训与就业指导之间的有效衔接。(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

责编: 檀旭涛
版权所有:《公民与法治》杂志社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